437必赢会员中心信息学科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是云南省最早开展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院校之一。目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五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1200余人。
学院坚定新师范、新工科理念,坚持“师范+非师范”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数智平台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致力培养扎根云南、服务边疆的“四有”好老师,培养服务国家及云南信息产业发展,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兴技术人才。
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
信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党建引领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传承西南联大红色基因工程,构建集核心价值引领、专业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拓展、创业就业服务、解困助学帮扶“五位一体”的学生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学生第一党支部入选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涌现出“云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批优秀学生党员。


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学院密切对接社会需求,参考学科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以教育信息化2.0为指导,优化顶层设计,重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专业获评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卓越工程师”计划和2个“卓越教师”计划;所开办的2个师范类专业均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专业在云南省第五轮专业评价中皆评为C+。把握工科的新要求,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3个新工科专业。大数据专业持续招收第二学位学生,计算机专业2023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微专业,以多渠道多方式强化专业辐射和影响。近三年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1门被推荐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获评437必赢会员中心课程等级(A/B类)课程35门,位居学校前列;5门课程思政项目完成验收,2门获双语课程建设与验收;已构建起8000多个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学案例、省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等,自编特色教材20多部。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学生成长

纵向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导向,横向联通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构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学院先后与科大讯飞、南天信息等40余家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共建校院两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并与省内30余所中小学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打通校企融合双通道;通过校内校外双循环赋能师范教育,“三习”联动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职后培训反哺职前培养,加速师范生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平台促研、项目促学、研学共进”“以赛促课、社团促学、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导向,坚持“五育”并举,将“第二课堂”课程化,制定并实施养成教育方案和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方案,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公益志愿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围绕“三大维度”,打造教师队伍
紧密围绕“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促进师范生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师德规范与情怀发展提升。系统开展教师能力培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设一支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目前拥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1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人才7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云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云南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2项,承担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8项。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近年来学院共有10余个班级获得“省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10余人获评“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30余人获评“云南省三好学生”,2人获评“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获得团中央表彰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学生获得国家(国际)级竞赛奖项100余项,省部级竞赛奖项300余项,获奖学生达600余人次。本科生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3%以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录取率在23%以上,为IT行业、大中型企业、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人才支撑。、


完善质保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学院在学校的“闭环式54321”基础上构建了“闭环式76543”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和运行。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教学年度考核制,对日常教学和专项工作进行动态、定期和有效的评估。建立多角度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网上评教、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师生座谈会、总结会以及问卷调查等收集学生、教师和督导专家等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放眼未来,信息学院将继续秉持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以建设一流党建为引领,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培养理念,整合协同校内外资源,不断凝聚优势力量,全面打造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素材来源|信息学院
图文排版|许晴
责任编辑 | 杨丛森 李璐
终审 | 余冰释 伏云辉